新闻动态

凤凰彩票可持续方法论|纺织服装产业园如何走好低碳之路
发表时间:2024-02-28 17:28:49

  凤凰彩票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纺织第一的制造、出口和消费大国。2022年,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超6000万吨,占世界50%,纺织服装出口3409亿美元,占比稳定在全球三分之一。纺织服装业最早在国内提出和践行CSC9000T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,在全球同行业中,减排降碳技术水平处于先进,较早接受和实施ESG战略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概念与评估。

  现代时尚行业面临人类共同的气候和环境挑战。第一,纺织服装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水污染、不可降解化学纤维和化学物使用;其次,作为最大量的消费品在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能源和水的消耗,过度包装,过度消费,包括“用即弃”产品和“快时尚”模式产生的大量过剩库存,过季产品的不当销毁;第三,过度放牧、向自然过度索取等,给生态系统带来了诸多破坏。

 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目标,需要解决许多矛盾和难题。我们可以从园区的实践,观察中国服装行业的低碳之路。

  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生态,包括清洁生产、绿色低碳和再生循环的环境生态,广义的,也包括和谐协同、竞争合作、纵横向集约、社会责任和健康的产业生态。

  如云南德宏和广西河池的由缫丝企业主导的桑蚕茧丝绸产业园,集农工贸和研发、设计、生产于一体。从科学育种、种桑养蚕到缫丝、织造、染色并向下游高端丝绸服饰产品延伸。种桑养蚕是“碳汇”的过程。以河池为例,90多万亩的桑田,其中很多是零散的荒地、边坡林地和低效田改造而成,高端蚕丝产出占全国一半,桑田的蚕茧产值加上用桑枝栽培有机木耳,每亩农业产值近万元,衍生十数倍的厂丝出口和下游的高端丝绸产品产值,以及丝蛋白保健和美容产品。

  缫丝过程中,废水经处理后回用,排放的水和固弃物可用作有机肥,继承了数千年前中国祖先“桑基鱼塘”的和谐共生生态理念,做到了零碳和零排污。科学种桑养蚕不仅提高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、企业效益和工人收入,还带动了当地农户脱贫解困。缫丝企业指导蚕农科学种桑养蚕,并保证最低收购价。这种生产关系彻底改变了三十多年前“桑蚕大战,茧丝大战”和“追底杀低”的恶性竞争的行业生态,成功实现“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”,使之成为全球最大的丝绸核心产业区。

  在新疆,棉花基地和大型纺织产业区里,薄膜播种,节水滴灌,北斗导航的无人机精准撒药,机械摘棉,降低劳动和物流成本,减少人工、用水和用药,为纺织企业提供了优质棉原料。

  产业园集约化有两种类型:第一类是按产业链集聚。即从原料、半制品、成品到服装的纵向一体化及按价值链集聚的产业园区。从设计、研发到商店(D2S)进行垂直整合,这种模式可以加强衔接,减少交易成本和内耗,提高生产和物流效率;第二类是沿产业横向集聚。围绕时尚市场的同心化整合,即以服装、饰品、包袋等各类时尚产品构成完整配套体系,以更低的能源消耗提高价值,引领时尚。

  “低碳”并不仅是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和降低碳排放,而更应该注重提高能源效率(包括碳能源效率);通过各种技术包括管理创新提高能效,即在同样能耗水平下,大幅提高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与制成率、产品价值、产品寿命,降造成本、使用成本。否则“双碳”目标不可能达到。

  据了解,山东的某纺织企业,通过数字智能化绿色转型生产效率提高45%、运营成本降低34%、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5%、产品不良品率和用工成本分别降低35%和55%、仓储用地节约60%、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3%,更促进全国高速公路和高铁在建设和应用全过程的节能增效降成本。

  低能耗、低排放、少水和无水介质染色整理工艺与技术,数字化喷墨印花、转移印花,激光刻花等纹样表达技术,减少了能耗和污染,丰富了织物色彩的表现方式。无锡一棉纺纱的工艺创新和流程再造,加上先进智能装备,使万锭综合用工降低到十人以下,夜班熄灯运转,无人静默生产。细纱机电子车头智能控制加伺服电机,不仅降低能耗,且促进小批量、多品种、高附加值的柔性化和快速反应体系完善。

  苏州市盛泽镇的织造企业用平衡车为挡车工代步,用工业手机APP加智能传感器帮助优化巡回路径和简化操作流程,大大改进设备运转效率,提高产品质量,成倍提高工人的看台数和收入,而劳动负荷不升反降。这种方式被园区的其他企业和部门学习、复制和进一步创新。

  青岛的某腊染企业,在生产流程中需要大量热能,公司利用回水余热技术装备和流程再造获得显著成效。回水余热收集和利用已成为染整企业的标配。

  单件流生产系统(UPS)在服装行业的普遍运用,不仅显著提高生产效率,提高质量凤凰彩票,降低在制品(WIP)、增加工人收入,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,并减少剩货、缺货损失和仓储成本。

  在绿色低碳的创新中,专业产业园区通过智力、技术和知识资源的集聚,产生极化效应,园区成为技术引领示范与标准。这些新技术知识通过园区外的知识溢出与学习,促使园区内外上下游相关联动、协同创新,加快了科学范式转移和技术转化,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和场景。

  降碳要关注降排碳量和碳效率;更要关注信息、数据、智力、知识等非碳资源创造的新质生产力。

  创新的时尚产品设计,如带有柔性光伏电池的户外太阳伞,每天可产生一度电,供用户和消费者充电、通讯、放送视频等,创造了商业模式,开拓百亿级的市场,也促生了新的纺织产业园。新的智能可穿戴纺织品,可应用于保健、户外工作、运动、儿童和老人监护等,开拓了纺织业新的应用领域和场景。

  大数据控制和调度的运输体系,自动仓库和数字配送中心,数字化的单位托盘和带有电子标签的集装箱的应用,大大减少运输空返率和纺织品与服装的包装损耗和成本,缩短交货时间,提高物流效率。

  园区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,对全产业链产品进行溯源,为绿色降碳和碳交易提供依据。应用大数据等对市场和产业的供需动态分析,为企业提供精确的绿色清洁和市场趋势的全景图,帮助企业均衡产销、动态监测、严格控制、精准施策,减少浪费和风险损失。

  过去,江苏丹阳的户外纺织品的边角料处置是个难题。现在,用这些废料设计加工成风格独特的个性野餐垫,成为满足新生活方式需求的热销商品,户外用品爆款,变废为宝。

  宁波慈溪再生聚酯纤维产业园,用废聚酯瓶生产高品质纤维。开发了先进的瓶盖分离设备,提升瓶料的质量,减少洗瓶产生的污水。而江苏和浙江织造染整产业园,则用再生聚酯纤维生产出优质时尚面料,替代动物皮草,减轻皮革业的污染,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。

  太阳能、风能和回水余热的利用已成为很多产业园区和大型企业的普遍做法。但风、光等绿能依然存在着供电不稳定、成本高、分散且控制管理难,投入大和回收期长,使大规模工业应用受限。

  纺织服装产业园的绿能推广实践做法以下几种,第一,与园区主电网一体的分布式管理系统,使分散能源集中统一收集、均衡调度、稳定供电和降低成本;第二,绿能使用的绿证和产品链分担机制——让卖家、消费者共同为额外绿能成本分担;第三,使用绿能的企业将此纳入持续时尚品牌战略和参与碳交易。

  产业园的碳治理就是要让各方的绿色低碳行动与社会目标相向而行,激励企业绿色低碳的同时,帮助把企业做好。

  首先是科学的碳目标(SBTi)设定。由生产和制造企业与客户买家等共同设定和公示减碳目标,核查实施低碳项目的组织边界,识别温室气体排放和量化指标,制定减排技术、策略、实施规划和路径,通过第三方认证。以山东某大型出口鞋企集团旗下的绿电工厂项目为例,企业与客户设立减碳目标:以2016年为参照,到2030年每双鞋减碳40%。该集团于2022年签订绿电购电合同,成为100%绿电工厂,而客户愿意分摊升高的绿电成本。尽管绿电增加了制鞋成本,但中长期绿电价格可预期,且未来可抵扣碳排放,有利于应对诸如碳关税的规制变动。

  通过碳足迹溯源进行碳确权,是碳治理的前提:计量每件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的碳耗,确定碳耗的责任者或碳汇的贡献者,分析碳排放量和成本并优化改进凤凰彩票,将已确定的碳权益核价交易。这种市场主导的治理模式能公平合理地将社会成本内化,将社会环境、公共效益(成本)和企业效益联系在一起凤凰彩票,使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相向而行。区块链作为提供碳耗和碳权的“公共账本”,已经在推进可持续时尚中应用。

  重要的是构建ESG框架下的产业园低碳治理体系。产业园的碳治理有如下重点方向:1、基于SBTi碳目标的碳追溯、碳确权、碳交易,建立政府、企业、园区和市场的综合治理体系。2、设定供应商、制造商和买家客户共同的碳目标和成本利益的分担机制,并形成绿色健康稳定的供应链。3、促进绿色能源、清洁生产、低碳技术的合作开发、知识共享和协同推广。4、构建产业园生态体系,树立共有的绿色低碳恒久的商誉、信誉、品牌声誉。对于企业制定零碳战略,要参照ESG体系标准,与品牌客户设定共同目标、确定减排指标和核算碳足迹、深度参与供应链工厂的减碳实践。

  1、建设新型的农工贸一体、政企研合作、可持续的时尚研发设计制造综合的生态产业园。

  2、构造创新资源集聚盆地和科技创新极化高地,通过产业园平台促进科技(包括绿色低碳技术)范式革命和范式转移、市场应用和商业转化。

  3、促进产业园纵向和横向深度整合:集约化的电、汽、热、水管理和供应,集约化的处理、排放、循环回用;智能化赋能的精益产业链、供应链和价值链治理。减少碳耗,提高碳效率。

  4、以无限的数字信息数据资源取代有限的实物资本资源,用无限的再生资源替代枯竭的非再生资源,以强大的硅能替代或提升有限的碳能。

  5、分布式绿能利用、资源管理和低碳治理,如碳足迹溯源、测量,碳确权、绿证和碳交易;设计零碳机制,发挥产业园内外产业网络和社会协同能力。

  6、构建纺织服装为一体,材料与设计为两翼的时尚产业园布局,执行高标准的绿色、低碳、企业社会责任和自由贸易协定,加速全球时尚产业走向零碳。

  [作者顾庆良系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、博导,国际产业集群研究(ICRD)发起者之一,国家发改委轻纺专家]

  “可持续方法论”专栏,旨在理清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棘手问题,并提供解题思路与方案。